提起南京化工园区,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石化、钢铁。不过很快,“南京化工园区”的**联想词就得换成“新材料”了。今年以来,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要求,南京化工园区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江北新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园区转型,提出建设“国家火炬计划南京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为园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园区的化工新材料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
明天,由南京化工园区承办的2016中国·南京新材料资本技术峰会就将举行。这场有500位以上新材料行业专业人士参会、100位以上行业权威专家参与的国内新材料界盛会,彰显出南京化工园区由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模式向绿色化工模式的转变。
底气何来?
已是江苏*大的化工新材料聚集地
太阳能是未来世界可依靠的主要能源之一。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经历了晶体硅基电池、无机薄膜电池和有机薄膜电池三个阶段。有机薄膜电池以其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便于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能耗小、无污染等优势,正逐步取代无机太阳能电池,成为未来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南京化工园区引进的肖淑勇博士创业团队,研发出“太阳能塑料”,在国际上处于**地位,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园区不断调高、调优、调轻产业结构,依托上游乙烯、醋酸等基础原料优势,围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三大类别,重点发展聚氨酯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等细分领域,已成为江苏省*大的化工新材料聚集地,是省级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南京化工园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园区已集聚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5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5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一批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2015年,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53亿元。
目前,园区已形成聚氨酯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前者具有显著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后者在部分细分领域雄踞国内外**地位。
聚氨酯(PU)是聚醚或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发泡聚合而成,是**一种在泡沫塑料、橡胶、合成革、纤维、涂料、胶黏剂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南京化工园区正是国内*大的聚醚及多元醇生产基地,已在产业链不同环节汇聚了红宝丽聚氨酯、可利亚多元醇、钟山化工、金浦锦湖等10多家核心企业。其中,红宝丽聚氨酯拥有14万/年的硬泡组合聚醚生产能力,产品占据国内冰箱(柜)市场的50%以上;可利亚多元醇拥有10万吨/年的多元醇生产能力,是亚洲*大的多元醇企业。
同时,园区作为国内*大的基础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生产基地,近年来也加快了基础塑料产业向下游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升级步伐,已集聚德国巴斯夫、美国塞拉尼斯、荷兰帝斯曼、德国瓦克等国际著名企业,以及金浦橡胶、长江涂料等一批重点企业。其中,塞拉尼斯南京公司的主打产品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是金属替代材料的理想候选,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在地毯、建筑装饰和玻纤领域具有明显竞争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更高性能;帝斯曼南京公司是国内*大的不饱和聚酯供应商之一,在国内树脂市场长期处于**地位。
规划目标
到2020年化工新材料产值达到1200亿元
南京化工园区的化工新材料产业规划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形成5个主业突出、配套齐全的新材料集群,集聚国际**化工新材料企业3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
“国际一流、国内**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及时把握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机遇,深入分析全球科技产业变革及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国内广阔市场和各具特色的应用领域,加快实现追赶战略向引领战略的转变。从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律出发,坚持研发创新一体化部署,发挥衔接前端基础技术研究开发与后端特定应用领域合作开发的优势,系统设计、重点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及竞争力的产品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对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园区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及今后5—10年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技术和产业基础,选择了合成橡胶、工程塑料、功能纤维、聚碳酸酯、聚氨酯五大方向。“例如功能纤维方面,园区已有全球*大的己内酰胺基地,可以发展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酸己二胺、膜纤维、碳纤维等的高端产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砜纶纤维、聚酸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按照下游应用带动上游产业扩展的思路,就可以根据高性能纤维在医疗器械、光电设备、建筑工程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针对性强、市场应用较广泛的产品。”该负责人介绍,五大方向主要对接汽车、光电、高铁、机器人等产业的需求,将推动园区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针对特定应用领域需求,园区还同时关注玻纤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功能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改性树脂(3D打印材料)等改性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人造血管、瓣膜等)、军工材料(光电材料、吸波材料等)、结构胶(杂化聚合物等)等特种功能材料的开发。
如何打造?
构建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蓝图绘就,铿锵而行。为建设“国际一流、国内**”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南京化工园区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并先后发布《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化工园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意见》等文件,为产业提供政策、资金保障。
建立一套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化工新材料产业是全球创新比较活泼、竞争比较激烈的领域,仅靠企业自身的发展保持竞争优势有较大风险,尤其是中小企业。”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构建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是降低创新成本、让更多企业提升技术开发水平的重要途径。
园区围绕关键技术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部署相关载体平台与新型研发组织,为化工新材料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研发创新链一体化基础。如在关键技术基础性研发环节,园区与国家“千人计划”化学化工专委会合作成立了新型研发组织“千人计划(南京)化学化工研究院”,是南京**一家千人计划研究院;在技术孵化阶段,园区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中试加速阶段,增补了华创高端技术产业化中试基地。
园区企业先后与中科院过程所、英国利兹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了多个产学研联合载体,实现学校科技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此外,园区还积极实施众创空间升级计划,先后引进“材智汇”“新材料在线”等众创项目,培育孵化一批具有前沿技术和全新商业模式的新材料创客企业。
今后,在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多方协同创新、完善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园区将构建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如搭建新材料生产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支持新材料企业与应用企业之间相互参股或组建战略联盟;引导新材料科研机构及专家与新材料企业对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和发展中的难题;引导和扶持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加强新材料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建立完善新材料技术标准体系,鼓励支持园区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新材料技术标准体系、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实施优势企业专利培育工程,加大对新材料企业专利申报、维护和权益保护的支持力度等等。
此外,园区也将优化整合并研究出台支持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引导、鼓励、扶持、服务政策和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