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混改有望给整个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吹来新风

发布日期:2016-01-13 来源: 慧聪网 查看次数: 228
核心提示:  “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一定意义上就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代名词,因为处于垄断行业,三桶油饱受诟病。而如今,作为破除垄断的先行者,引入民资在内的社会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被寄予了厚望。从一开始的热炒,到后来的博弈纠结,再到各方的争议甚至批评,有关混改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强

  “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一定意义上就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代名词,因为处于垄断行业,三桶油饱受诟病。而如今,作为破除垄断的先行者,引入民资在内的社会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被寄予了厚望。

  从一开始的热炒,到后来的博弈纠结,再到各方的争议甚至批评,有关混改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强有力政策和低油价双重推动下,混改依然会在争议声中持续推进。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内的石油行业从上游到下游,从陆地到海上,基本都还是把持在“三桶油”手中。

  如今,让三桶油把自己手里掌握多年的优质资源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多少有些不乐意。“三桶油首先都是上市企业,要对股东和投资者负责,混改相当于拿着刀革自己的命。”一位石油系统人直言。

  因此,在政府刚提出混改的倡议时,三桶油一直半推半就。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

  时隔十年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再度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

  在政策推动下,2014年5月,中石油抛出千亿管道资产混改方案,但中石油管道有近千亿资产,体量庞大、混改复杂、进展艰难;中石化后来居上,在销售板块大举引入腾讯、人保、中金和工银瑞信等社会资本。根据2014年9月12日签署的增资协议,25家投资者已向销售公司缴纳了相应的增资价款共计人民币1050.44亿元,完成率98.1%.与两位老大哥相比,中海油则基本保持了沉默,“混改方案还在研究”的姿态保持至今。

  “未涉及上游核心资产,把一些边缘资产拿出来混改,变相甩包袱圈钱……”两桶油的举措并没有获得多少认可,反而是收获了一堆指责。

  真正的拐点在2014年年中出现。

  2014年,国际油价急转直下,从*高点100多美元/桶暴跌至目前的35美元/桶左右,在世界经济形势和油价持续低迷、石油公司出售资产回笼资金成为常态的背景下,中石油的混改进一步推进至上游石油勘探开发核心领域。

  在千亿管道资产混改方案进展缓慢后,2015年中石油把改革的方向和顺序做了调整,提出先选定个别省、市进行试点,再全面推广。目前已敲定新疆为勘探开发领域混改试点,将拿出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三大油田的部分区块不超过49%的股权引入地方国有资本及民营资本。

  这意味着,一旦上述合作成功,一直以来民资*难进入的油气上游垄断领域将被打破,混改也因此将步入深水区。业内人士认为,之前的油气改革多停留在后端销售、炼油等环节,此次中石油向垄断程度*高的上游油气开采“开刀”,可谓真正触及核心区利益再分配。

  广东油气商会信息部部长姚达明认为,目前处于低油价时期,这将减少改革阻力。进行资产重组、削减冗余产能成为石油公司优先选择,今年油气改革的进程将提速,重心将放在上游领域,三桶油混改将持续升级。

  混改“圈钱”疑虑

  不过混改*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混改沦为圈钱工具,至少目前看起来很像。

  近些年来,在100多美元/桶的高油价驱动下,三桶油的业务版图快速扩张,也使其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油价暴跌后,2014年中石油将资本支出下调至2965亿元,是其自成立以来首次大幅度削减资本开支,而2015年该数字进一步缩减。中海油2015年资本支出计划较2014年大幅降低三成以上,油价持续低迷,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成为石油公司常态。

  通过混改引进社会资本,来改善公司资金流和资本回报率,不仅需要而且迫切。

  2014年5月份,中石油就将旗下东部管道公司资产100%的股权转让,引进社会资本。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审计,截至2013年底,中石油东部管道总资产约817亿元,总负债527亿元。

  近千亿资产显然不是一般的民营资本能够接手和承受的,这被外界视为极高门槛,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这笔近千亿元股权转让,*大可能已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财务投资者接手。

  在2014年初启动混改之际,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曾表示,意向中的投资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战略投资,即能为中石化带来技术、管理、市场、新业务,能让公司增值的投资者;另一类则是财务投资者。相比之下,中石化将优先引入战略投资者。

  但2014年9月15日出炉的中石化销售公司投资者名单却让不少人感到困惑。25家投资者中,按所有制分类,民营资本11家,投资金额382.9亿元、占比35.8%.其余投资者为基金、险资等财务投资者,如嘉实基金、工银瑞信等。财经评论员叶檀直言,“目前还看不出除了融资然后上市圈钱之外的意义。”

  而且投资者中单个股东*高占比不超过3%,*低者只有0.1%.“小股东的角色还是属于财务投资人,很难形成制约的力量,还是国有股说了算,跟原来国有企业体制不会有大的变化,机制很难搞活。”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表示,改革必须有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打破垄断,再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对于各方评议,中石化也有自己的说法。在中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吕大鹏看来,中石化这次改革不仅是为了吸纳资金,*主要是想借助这个机会转变内部的体制、机制,借助社会和民营资本在业务、专业方面的强项来共同发展业务。改制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里,25家投资机构将获得11个董事席位中的3个。

  “混改一方面是响应政府号召,赢取政治资本;同时引入一些合作者,确实能带来一些资源和活力。”一家参与混改的民企负责人对记者直言,混改初衷肯定想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长期合作并带动公司活力,但目前看*主要功效实际上就是融了一笔巨资。

  民企介入难

  而推进混改的*大的难题,或许来自民营企业本身,民企很难玩转石油行业的混改。

  上述民企负责人坦言,以前石油行业门槛高高在上,现在有机会了,我们也的确想分一杯羹。

  但在当前低油价的情况下,盈利压力巨大,而且石油公司拿出来混改的都不是优质资产,我们犹豫和踌躇太正常了。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则认为,低油价并不是民资对混改采取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商业模式、利益分配、国有资产评估等问题,是解决混改的关键问题。

  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特性,决定了进入的门槛仍会相当高,初始的热潮之后,多数民企甚至地方国企都在踌躇观望。实际上,中石油2014年4月份拿出辽河、吉林两大老油田扩大自主经营权试点和中石油千亿管道资产混改一年多来,进展不大。

  “因为所占份额很低,产业投资者如何尽心?民营参股者也不会有决定权,如此混改项目没有太大意义。”上述民企负责人表示,而且石油特别是上游领域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门槛高,民企一没资金、二没技术经验,怎么参与?*终还是一个财务投资者,陪太子读书。

  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此前新疆的混改多停留在后端销售、炼油等产业链末端环节,此次拿出上游区块引资,表现了足够的诚意。中石油之所以在本轮改革中如此积极表现,实际上也是寻求一个*优的方案来盘活资产,缓解其上游投资的巨额资本压力。

  对于民营资本而言,其实无论是中石油的数以千亿计的上游资产,还是中石化3万多座油站、2.4万座便利店及8000万客户,对包括民资在内的社会资本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可以预见,在政策和低油价的强有力推动下,混改工作依然会持续升级。

  可以说政府和三桶油都希望民资发挥更大的作用,民资也想分享垄断行业的红利,设计一个好的合作方案来才是关键。业内人士认为,三桶油虽然已经释放了混改的诚意,但民营资本参与其中尚需中石油降低“门槛”和设置制度保障、落实细节。“石油央企总担心民资汹涌,步步设防;民资则担心利益没法得到保障,顾虑重重。”上述民企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合作怎么进行?

  叶檀认为,混改关键问题是,**跟民营企业边界的划分;第二是什么样的资产来进行混改;第三是混改之后,管理和收益怎么保证。有了这三块作为保证,我想不管是三桶油也好,民企也好,双方的利益和权利都能划清。

  不管怎么说,混改是我国能源领域改革和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相关政策和改革方案仍在不断完善。改革会否撼动三桶油格局尚无定论,能否让三桶油和社会资本实现双赢,是鸡肋还是真金依然有待时间检验,但必将为整个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吹来新风。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