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能会有一部分产能因为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被迫退出市场,但更有可能的是一部分企业成为‘僵尸企业’”。谈及新常态下我国钢铁行业的前景,上海钢联“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深表忧虑。
需求进入平台期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创下六年新低,后期下行压力不减。作为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产业,徐向春指出,目前我国钢铁的需求已经步入平台期,且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与过去主要靠第二产业的拉动不同,目前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但第三产业对钢铁的需求和消费强度远低于第二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钢铁需求难以再有实质性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徐向春进一步表示,我国的钢铁需求短期内也不会快速回落。
其解释道,这与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有关。“包括没有户籍的人口在内,目前城镇化的比例为53%,离基本完成城镇化要求的70%的比例还有一定差距,这就决定了钢铁的需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回落”。
此外,其补充说,目前十分火热的基础建设投资以及“一带一路”等战略也有助于提振钢铁需求。
“2013年中国的钢铁需求折合成粗钢约为7.6亿吨,2014年略有下降,今年预计还会下降。但后期当经济调整到位以后,并且‘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步入正轨,预计钢铁需求会有一定的回升。总的来说,未来一段时间钢铁需求会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波动”。
综合近几年钢铁现状,徐向春预计中国的粗钢消费峰值在7.5—8亿吨之间,这一时间或将维持10-15年。
产能处于“历史性绝对过剩期”
徐向春称,随着钢铁需求平台期的到来,产能过剩问题在这几年尤为突出。数据显示,自2009年之后,我国钢铁的产能利用率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
通常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按照工信部公布的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305家钢铁企业名单进行计算,涉及炼钢产能11.48亿吨。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3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1.7%。如果考虑纳入规范条件管理的钢铁企业占我国钢铁总产能的90%左右,那么全国炼钢产能在12.76亿吨左右,照此计算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4.5%。
“钢铁产能过剩这一概念并非近两年才出现,但因之前我国经济增长太快,掩盖了这一问题,随着目前经济增速放缓,这一问题愈加凸显。”
产能的严重过剩极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供需失衡下,钢价一路向下。据“我的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普钢相对价格指数已跌至89.5点,而年初还在100点以上。
事实上,我国一直在为化解过剩的产能做努力。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831亿元,同比下降了6.8%,而去年全年该值也呈现出同比下降的态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如此,因目前部分在建产能还尚未投产,未来钢铁产能或还有惯性上升的空间。
徐向春称,“按照我国的钢铁产能为12亿吨来计算,目前国内外钢铁需求共计8.2亿吨,这也就意味着存在着3亿多吨接近4亿吨的过剩产能。”
其补充说,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应该存在合理的过剩,但就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毫无疑问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远远超过合理的过剩水平,处于“历史性绝对过剩期”。
行业洗牌或并不顺利
毫不夸张的说,钢铁行业现在困境重重。供需严重失衡,不仅钢价下行,企业经营也愈发困难。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表示,2012~2014年,钢铁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低时钢铁主业不到1%的利润率。今年一季度,国内大中型钢企亏损面近50%,钢铁业已成中国“*不赚钱”的行业之一。
中钢协亦披露称,一季度,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29.18亿元,同比下降14.48%;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9.87亿元,同比减亏70.46亿元,但主营业务亏损110.53亿元,增亏34.33亿元。
行业困境下,徐向春表示,行业已进入洗牌期,但其强调,期间过程必定困难重重,“因为对很多企业来说,目前*重要的并不是如何进行转型升级等,而是生存问题”。
其实,为了缓解行业困境,化解过剩产能,近年来《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政策陆续出台。业内人士称,工信部目前正拟出台《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据悉,其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压缩我国8000万吨钢铁产能,钢企数量保持在300家左右,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但徐向春表示,这部分产能能否顺利退出依旧未知。“企业的负债问题如何解决、职工的就业如何安置,这些都是当地政府和企业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对于未来行业的发展,徐向春直言其担忧:“可能会有一部分产能因为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被迫退出市场,但更有可能的是一部分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继续在市场上生存并对行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这样不仅会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加剧产能过剩的现状,还会形成无序竞争”。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